2007/02/27 | 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类别(推拿按摩) | 评论(0) | 阅读(85) | 发表于 02:44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又称"五十肩"。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障碍。其病机多由年老气血衰退,风寒湿邪趁虚侵袭,以致营卫不和,筋脉拘急或外伤后血淤阻络所引起。本人于1998年至2003年采用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0例患者中,肩部压痛点以肱二头肌腱最多,其中长头肌腱压痛的 225例,短头肌腱压痛的138例,以肩峰下滑囊压痛的62例,以大小圆肌压痛的43例,无压痛32例。
    50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经针灸、中药、理疗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
    二、 治疗手法
    1、常规推拿:病人端坐于方凳上,术者立于患侧,用双手大鱼际或手掌在患肩周围做前后、内外分推或抚摩数遍,用单、双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患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活动其肩部,同时用右手小鱼际或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臂内侧施滚法5分钟;用拇指或大鱼际揉拨肩部周围痛点,以松解粘连;拇指揉压天宗、肩贞、肩中腧、缺盆、中府、极泉、肩 、曲池、合谷等穴半分钟左右。
    2、被动运动(可根据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选用)
    ①推肩拉肘内收肘:术者立于健侧后方,用体侧抵住健侧肩后部(固定),一手从健侧胸前托起患肢肘部,缓慢牵拉使其内收,在极度内收时,另一手用空拳敲击患侧肩部数下。
    ②叩肩揉搓扛动法:术者半蹲位,用肩扛患肢患臂,双手扣击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动肩,以肩部有温热感为度。
    ③下肢上提牵伸法:术者手握患肢腕部,向下牵拉抖动,而后,前屈上提患肢,上提时应以病人耐受为度。
    ④后伸内旋牵拉法: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与患者同侧的手固定患肩,另一手握患肢腕部,将患臂屈肘内旋,先做几次小幅度的向健侧肩胛方向牵拉,待患者肩部肌肉放松不防备时,做一次快速较大幅度的牵拉动作,此手法反复进行3--5次。
    ⑤肩部环转运动法:病人坐于低凳上,术者远离患侧站立,一手握拿患肢腕部(嘱病人配合)做前后上下最大限度的环转运动。
最后,术者以手掌或空拳由肩部至前臂做自下而上拍打(掌拍拳打患肢数遍,继之,双手捏肩井拿肩部结束。
    3、功能锻炼:①爬墙:患者面对墙壁,在可能忍受的情况下,将患臂尽量爬高,坚持放置2--3分钟再放下,休息片刻后,重复进行。②体后拉手:双手置于体后,健手握患肢腕部,向健侧向上背部先做小幅度牵拉,然后快速大幅度牵拉一次。③拉绳:两手握住悬挂于高处滑轮上绳的两头,做上下拉绳动作,尽可能扩大范围。④棍棒法:两手握住棍棒,做上举动作,然后两手握棍棒两端,做左右两侧的外展来回运动。
    三、疗效观察
    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稍受影响。好转:肩关节疼痛时轻时重,肩关节活动略有好转。无效: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均无改善。
    2、治疗效果
    500例中,痊愈269例。占53.8%;显效:171例,占34.2%;好转37例,占7.4%;无效:23例,占4.6%.总有效率95.4%.最短治疗28次,最长治疗43次。
    四、讨论
    1、肩周炎一般多在夜间疼痛增剧,说明肩痛与血液循环有关,符合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而推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疼痛,松解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
    2、推拿治疗肩周炎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法。急性期或初次接受治疗,局部炎症尚未消除,不能用强刺激手法,以免疼痛或肿胀加剧。此时,应本着疏通经络,祛淤止痛,加剧肌筋功能为原则,多采用推、抚摩、揉、滚、拍打等较柔和的手法。后期随着炎症的消除,病人对手法已经适应,此时可本着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为原则,多利用弹拨手法和关节被动法等较强刺激手法进行治疗,但应循序渐进(切忌粗暴),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加强功能锻炼,除了积极治疗,要每天坚持进行肩部功能锻炼。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