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7 | 运动系
类别(推拿按摩) | 评论(0) | 阅读(593) | 发表于 02:14

                         运动系统

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web-jiepuo/2.htm

1 概述
    1.1 运动系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运动系包括骨、骨连结和骨胳肌三部分。他们在神经系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运动系约占成人体重的6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为骨连结。全身各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胳。附于骨胳上的肌称为骨胳肌。肌收缩时,牵动骨移动位置,产生运动。此外,骨胳还是人体的支架,它与肌共同赋予人体以基本外形,并构成体腔的壁(如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以保护脑、心、肺、脾、肝等器官。(图2-1)
    在体表能看到或摸到的肌和骨的突起及凹陷等,分别称为肌性标志或骨性标志。临床上常用这些标志来确定内脏器官、血管和神经的位置以及针灸取穴的部位。

图2-1(点击放大)

2.骨学
总论
    骨在成人为206块,约占体重的1/5。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2.1骨的形状
    形状和功能是互相制约的,由于功能的不同,骨的不同的形态,基本可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1.1长骨 呈长管状,分为一体和两端。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内含骨髓,在体的一定部位有血管出入的滋养孔。端又名骺,较膨大并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长骨分布于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2.1.2短骨 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地连接存在,如腕骨和跗骨。
    2.1.3扁骨 呈板状,分布于头、胸等处。他们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胸骨和肋骨等。
    2.1.4不规则骨 形态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頜骨等。
    2.2骨的构造
    每个骨块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以及关节软骨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图2-2)

图2-2

    2.2.1骨质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表现为密质和松质两种形式。密质质地致密,构成长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外板和内板。松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呈海绵状,存在于长骨骺及其他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在内、外板之间。
    2.2.2骨髓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及松质腔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黄骨髓内含有大量脂肪组织。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六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黄骨髓,红骨髓仍保留于各类型骨的松质内,继续造血。
    2.2.3骨膜 骨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骨膜内层有一些细胞可分化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别具有破坏旧骨质和产生新骨质的功能,在骨的发生、生长、改造和修复时,它们的功能最为活跃。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可营养骨质,故手术时尽量保留骨膜。
    2.2.4关节软骨 紧贴在骨的关节面上,多为透明软骨,参与构成关节,具有减少摩擦的作用。

各论

    2.5 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
    2.5.1 椎骨 幼儿时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部位由上而下依此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4-5块)。至成年,5块骶椎愈合成1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的椎骨的总数为26块。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弓及由椎弓伸出的7个突起构成。
    [1]椎体 为椎骨的前部分,呈短圆柱状,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表面为一层较薄的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在垂直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2]椎弓 是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弓与椎体连结的部分较细,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为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围成一孔,称为椎间孔。有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成一管,称为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3]突起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 共有7个。椎体较小,横突有一圆孔,名横突孔,有血管通过。
    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形,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构成。前弓的后面与第2颈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的上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与第2颈椎相关节。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有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相关节。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最长,当头前屈时,该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是临床记数椎骨数目和针灸取穴的标志。在其下方之凹陷中可取大椎穴。
    [2]胸椎 共12个,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和肋骨相关节的肋凹。胸椎棘突伸向后下,互相掩盖,呈迭瓦状。
    [3]腰椎 共5个,为椎骨中最大者。由于承受重力较大,故椎体肥厚。棘突直伸向后方,所以腰椎穿刺时可水平进针。在第2腰椎棘突下可取命门穴。(图2-3)

图2-3


    [4]骶骨 略呈三角形,其底向上,尖向下。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为岬,为女性盆骨测量的重要标志。
    骶骨的两侧有耳状的关节面,与髋骨连结。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为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为标志,经骶管裂孔向骶管内的硬膜外腔进行阻滞麻醉。
    骶骨前面略凹而平滑,有四对骶前孔;后面粗糙不平,有四对骶后孔。骶前、后孔都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及血管通过。四对骶后孔相当于八髎穴的位置。
    [5]尾骨 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相连。(图2-4)

图2-4

    2.5.2胸骨 是一块扁骨,位于胸前部正中。胸骨上部较宽,称位胸骨柄。其上缘正中的切迹称为颈静脉切迹。胸骨中部呈长方形,称为胸骨体。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触知,它平对第2肋,为记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为剑突。(图2-5)

图2-5

    2.5.3肋 共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骨为细长弓状的扁骨,富有弹性。每一肋骨可分为中部的体及前、后端。
    肋骨前端接肋软骨,后端膨大,称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体的肋凹相关节。肋头的外侧有肋结节。肋结节有关节面与胸椎横突的肋凹相关节。
    肋体有内、外两面及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肋间血管和神经沿此沟走行。(图2-6)

图2-6

    2.6上肢骨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自由上肢骨借上肢带骨连结于躯干骨。
    2.6.1上肢带骨 包括锁骨和肩胛骨
    (1) 锁骨 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全长于皮下均可摸到,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锁骨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上面平滑,下面粗糙,内侧端粗大,与胸骨柄相接,外侧端扁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
    (2) 肩胛骨 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胸廓的后外侧上份,介于第2--7肋骨之间。其外侧角最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上缘的外侧部有一弯曲的指状突起,称为喙突。
    肩胛骨的前面为一大的浅窝,朝向肋骨,后面被一横列的肩胛冈,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端,向前外伸展,高耸在关节盂上方称为肩峰。肩峰内侧缘有平坦的小关节面,与锁骨构成关节。(图2-7)

图2-7

    2.6.2自由上肢骨 包括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它都属长骨。
    (1) 肱骨 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肱骨头前下方的突起,称为小结节。小结节外侧的隆起,称为大结节。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为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分。
    肱骨体的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体的后面有由内上斜向外下的桡神经沟,由同名神经通过。肱骨干的骨折常可伤及此神经。
    肱骨下端前后扁,外侧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形成关节;内侧份有肱骨滑车与尺骨形成关节。下端的后面在肱骨滑车的上方有鹰嘴窝。小头的外侧和滑车的内侧各有一个突起,分别称为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的后下方有一浅沟,称为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内上髁骨折时,有可能伤及尺神经。 (图2-8)

图2-8

    (2) 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为一体两端。上端比下端细小,称为桡骨头。头的上面有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头的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的下内侧有一粗糙突起,称为桡骨粗隆。桡骨下端的内侧面有关节面,称为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端的外侧份向下突起,称为茎突。桡骨下端的下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
    (3) 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部,分为一体两端。上端较粗大。前面有大的凹陷的关节面,称为滑车切迹(半月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在切迹的上下方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鹰嘴和冠突,冠突外侧面的关节面是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尺骨下端称为尺骨头,与橈骨的尺切迹形成关节。尺骨头的后内侧有向下的突起即尺骨茎突。(图2-9)

图2-9

    (4) 手骨 分为腕骨、掌骨和指骨。
    [1]腕骨 由8块小的短骨组成,排成两列,每列各有四块。由桡侧向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近侧列前三块腕骨的近侧面合成卵圆形凸面,与桡骨下端的下关节面相关节。
    [2]掌骨 共5块,由桡侧向尺侧,分别称为第1--5掌骨。掌骨的近侧端为底,接腕骨;远侧端为头,接指骨;头、底之间的部分为体。
    [3]指骨 共14节。拇指有两节指骨,其余各指都有3节。由近侧至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可分为底、体、滑车(头)三部分。(图2-10)

图2-10

    2.7下肢骨
    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借下肢带骨连于躯干骨。
    2.7.1下肢带骨 髋骨由上部的髂骨、后下部的坐骨和前下部的耻骨构成。幼年时,三骨互借软骨相连。至15--16岁时,软骨骨化,三骨逐渐融合成为一骨。在融合部的外侧面有一深窝,称为髋臼。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卵圆形孔称为闭孔。
    (1) 髂骨 是髋骨的上部。其上缘肥厚,称为髂嵴,髂嵴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它们都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在髂前上棘的下方,有髂前下棘。髂骨内面的大浅窝,称为髂窝。窝的后方有耳状的关节面和骶骨相关节。
    (2) 坐骨 构成髋骨的后下部。其下端后份有肥厚而粗糙的坐骨结节,为坐骨的最低处,可在体表扪到。坐骨后缘的三角形突起是坐骨棘。坐骨棘的上、下方,分别有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
    (3) 耻骨 构成髋骨的前下部。在两耻骨相对面的外侧,于耻骨上缘,有向前突的耻骨结节。(图2-11)

图2-11

    2.7.2自由下肢骨 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除髌骨和足骨的跗骨外,全都属于长骨。
    (1)股骨 位于大腿部,为人体最长的骨,可分为体及上、下两端。
    上端有球形的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头下外侧的狭细部分称为股骨颈。颈与体交界处有两个隆起,上外侧的方形隆起为大转子,下内侧的为小转子,都有肌腱附着。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扪到。
    股骨体稍微向前凸,体的后面有纵行的骨嵴,称为粗线,向上外延续臀肌粗隆。股骨下端有两个膨大,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髁的前面、下面和后面都是光滑的关节面,分别与髌骨和胫骨相关节。(图2-12)

图2-12

    (2)髌骨 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有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两髁前方的关节面相关节。髌骨的位置浅表,可因外力直接打击而出现骨折。
    (3) 胫骨 位于小腿内侧部,是小腿只主要负重的骨,故较粗壮,可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有关节面,与股骨两髁相关节。在外侧髁的后下有一小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在胫骨上端与体移行处的前面,有一胫骨粗隆。胫骨体呈三棱柱形,其前缘明显,直接位于皮下。胫骨下端内侧面凸隆,称为内髁,外侧面有一三角形切迹,与腓骨相连结。下端的下面为一略呈四方形的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
    (4) 腓骨 位于小腿外侧部,细而长,可分为一体及两端。上端略膨大,称为腓骨头,其内上面为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头下方变细,称为腓骨颈。腓骨头浅居皮下,为重要的体表标志。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为阳陵泉穴。腓骨下端膨大为外髁,其内侧的关节面,与距骨形成关节。(图2-13,图2-14,图2-15)

图2-13,图2-14,图2-15

    (5) 足骨 可分为跗骨、跖骨及趾骨。
    [1]跗骨 属于短骨,共7块,即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和3块楔骨。跟骨在后下方,距骨在跟骨的上方,跟骨前方接骰骨,距骨前方接足舟骨,足舟骨的前方为3块楔骨。
    [2] 跖骨(蹠骨) 相当于手的掌骨,共5块,从内侧向外侧依次称为第1--5跖骨。每块跖骨也可分为底、体和头三部分。第1--3跖骨底与楔骨相关节,第4、5跖骨底与骰骨相关节。
    [3]趾骨 比手指骨短小,其数目和命名与指骨相同。拇。。趾为2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图2-16)

图2-16

    2.8颅骨
    颅骨共23块,另有6块听小骨,因与听觉有关,故列入前庭蜗器内,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都借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不能活动。
    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略呈卵圆形并围成颅腔容纳脑。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形成颜面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口腔、鼻腔和眶。(图2-17,图2-18)

图2-17,图2-18

    2.8.1脑颅骨 共8块,计有: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1块;顶骨和颞骨各2块。
    (1) 额骨 1块,位于颅的前上部,骨内含有空腔,称为额窦。
    (2) 顶骨 成对,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和枕骨之间。
    (3) 蝶骨 1块,位于颅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形似蝴蝶。其中央部称为蝶骨体,体内的含气空腔,称蝶窦。
    (4) 枕骨 1块,位于颅的后下部。
    (5) 筛骨 1块,位于颅底,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之间。骨内含有若干含气的空腔,称为筛窦。
    (6) 颞骨 成对,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它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称为颞骨岩部,其内有前庭蜗器。
    2.8.2,面颅骨
    共15块,计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骨各2块。上颌骨和下颌骨是面颅的主要部分,其它都较小。除舌骨游离外,其余均与上颌骨相邻接。
    (1) 上颌骨 成对,位于面颅中央。骨内有一大的含气腔,称为上颌窦。上颌骨下缘游离,有容纳上颌牙根的牙槽。
    (2) 鼻骨 成对,构成外鼻的骨性基础。
    (3) 颧骨 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
    (4) 泪骨 成对,位于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小而薄的骨片。
    (5) 下鼻甲 为一卷曲的薄骨片,呈水平位附于鼻腔的外侧壁。
    (6) 腭骨 成对,位于上颌骨的后方。
    (7) 犁骨 1块,为垂直位的薄骨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后下部。
    (8) 下颌骨 1块,居上颌骨的下方。可分为一体及两支:下颌体居中央,呈马蹄形,其上缘有容纳下颌牙根的牙槽,体的外侧面左右各有一孔,称为颏孔;下颌支为由下颌体后端向上伸出的长方形骨板,其上缘有两个突起,前突称为冠突,后突的上端称为下颌头。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一孔,称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此管贯穿骨质,开口于颏孔,管内有分布于下颌牙的神经和血管通过。下颌体和下颌支会合处形成下颌角,角的外面为粗糙面,有咬肌附着。(图2-19)

图2-19


    (9) 舌骨 1块,呈"U"字形,位于颈前部,介于舌与喉之间。
    2.8.3颅的整体观
    (1) 颅盖 在额骨和顶骨之间有横位的冠状缝,左右顶骨之间有矢状缝,顶骨与枕骨之间有人字缝。在眶上缘上方有弓形隆起,称为眉弓。
    (2) 颅底 可分为外面和内面。
    [1]颅底内面 承托脑。由前向后呈阶梯状排列着三个窝,分别称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各窝内有许多孔、裂和管,它们大多通于颅外。
    1) 颅前窝 中央低凹部分是筛骨的筛板,板上有许多筛孔,有嗅神经通过。
    2) 颅中窝 中央是蝶骨体,体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窝前方的两侧有视神经管,管的外侧有眶上裂,它们都通入眶。蝶骨体的两侧,从前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自棘孔起有脑膜中动脉沟行向外上方,很快分为前支和后支。
    3) 颅后窝 最深,中央有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前有斜坡,承托脑干。枕骨大孔的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孔的后上方有枕内隆凸。隆凸的两侧有横沟,横沟折向前下为乙状沟,它向下终于颈静脉孔。
    在颞骨岩部的后面有内耳门,由此通入内耳道(内耳道不与外耳道相通)。
    [2]颅底外面 前部有上颌骨的牙槽。牙槽从前方和两侧围着硬腭的骨板,骨板后缘的上方有被犁骨分开的两个鼻后孔。颅底后部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它的两侧有椭圆形突出的关节面称为枕髁。髁的外侧有颈静脉孔,孔的前方有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方,有细长骨突称为茎突,茎突的后外方有颞骨的乳突。茎突与乳突之间的孔称为茎乳孔。茎乳孔前方大而深的凹陷为下颌窝,与下颌头相关节。下颌窝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关节结节。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
上述颅底的孔、管都有血管或神经通过,颅底骨折时往往沿这些孔道断裂,引起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图2-20,图2-21)

图2-20,图2-21

    (3) 颅的前面 由大部分面颅和部分脑颅构成,并共同围成两眶和骨性鼻腔。
    [1]眶 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呈四面锥体形,尖向后内方,经视神经管通入颅腔。底向前外,它的上、下缘分别称眶上缘和眶下缘。眶上缘的内侧部由眶上切迹(有时为眶上孔)。眶下缘中点的下方有眶下孔。
    眶的上壁薄而光滑,是颅前窝的底;眶的下壁是上颌窦的顶,骨面上有沟称眶下沟,向前移行为眶下管,通眶下孔;眶的内侧壁很薄,邻接筛窦,该壁近前缘处有泪囊窝,它向下延伸为鼻泪管通鼻腔;眶外侧壁后半的上、下方各有眶上裂和眶下裂。(图2-22)

图2-22


    [2]骨性鼻腔 位于面颅的中央,上方以筛板与颅腔相隔,下方以硬腭骨板与口腔分界,两侧邻接筛窦、眶和上颌窦。它被骨性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骨性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和梨骨组成。
    鼻腔外侧壁有三个卷曲的骨片,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其中下鼻甲为独立骨块,上、中鼻甲都属于筛骨。每个鼻甲下方的空间,相应的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3]鼻旁窦 共四对,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它们皆与鼻腔相通。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不易引流;筛窦位于筛骨内,由许多不规则的小房组成,可分前、中、后三组小房。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 (图2-23,图2-24)

图2-23,图2-24


    [4]颅的侧面 在乳突的前方有外耳门,向内入外耳道。外耳门前方,有一弓状的骨梁,称颧弓,可在体表摸到。颧弓上方的凹陷,称为颞窝,容纳颞肌。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称为翼点。翼点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2.8.4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新生儿颅没有发育完全,其颅顶各骨之间留有间隙,由结缔组织膜所封闭,称为囱。最大的囱在矢状缝与冠状缝相交处,呈菱形,称为前囱(额囱),在一岁半左右前囱逐渐骨化闭合。在矢状缝和人字缝相交处,有三角形的后囱(枕囱),在生后三个月左右即闭合。前囱在临床上常作为婴儿发育和颅内压变化的检查部位之一。 (图2-25,图2-26)

图2-25,图2-26

3.骨连结
总论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叫骨连结。按照人体各部连结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图2-27)

图2-27


    3.1直接连结
    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其间无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根据骨间连结组织的不同,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1) 纤维连结 两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如颅骨的缝连结、椎骨棘突间的韧带连结和前臂骨间膜等。
    (2) 软骨连结 两骨之间借软骨相连。软骨富有弹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如椎体间的椎间盘。
    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如发生骨化,则成为骨性结合,如骶椎之间的融合。
    3.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其特点是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有较大的活动性。
    3.2.1关节的结构 可分为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 关节的主要结构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 是两骨互相接触的光滑面,通常一骨形成凸面,称关节头;另一骨形成凹面,称关节窝。关节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很光滑,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同时软骨富有弹性,可以减缓运动时的冲击。
    [2]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在结构上可分内、外两层。
    1) 纤维层 为外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并与骨膜连续。
    2) 滑膜层 居内层,薄而光滑,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紧贴纤维层的内面,并附着于关节软骨的周缘。滑膜层内有丰富的血管网,能产生滑液,以减少关节运动时关节软骨间的摩擦。
    [3]关节腔 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窄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密闭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
    (2) 关节的辅助结构 包括韧带、关节内软骨和关节唇。
    [1]韧带 呈束状或膜状,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构成,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
    [2]关节内软骨 由纤维软骨构成,位于两骨关节面之间,有关节盘和关节半月板两种,能增加关节的弹性,减少对骨面的冲击,并可使两骨关节面互相适应,更有利于关节的运动。
    [3]关节唇 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的作用。
    3.2.2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与关节面的形态有密切关系,其运动的形式基本上可依照关节的三种轴而分为三组拮抗性的动作。
    (1) 屈和伸 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两骨互相靠拢,角度缩小的称屈;相反,角度加大的则为伸。
    (2) 内收和外展 通常指关节沿矢状轴的运动。运动时骨向正中面靠拢者,称为内收(或收);反之,离开正中面者称外展(或展)。
    (3) 旋内和旋外 骨环绕垂直轴进行运动,称旋转。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的称旋内;反之,旋向外侧的称旋外,手背转向前方的运动,又称为旋前;其"旋外"即将手掌恢复到向前,手背转向后方的运动,又称为旋后。
    凡二轴或三轴关节可做环转运动,即关节头原位转动,骨的远端可作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成一圆锥形的轨迹。环转运动实为屈、展、伸、收的依次连续运动。
    3.3躯干骨的连结
    3.3.1椎骨间的连结 相邻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1) 椎间盘 连结在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体,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之趋势。
    (2) 韧带 脊柱的韧带可分为以下几种:
    [1]前纵韧带 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至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体,与椎体边缘及椎间盘结合较紧。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伸和防止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后纵韧带 位于各椎体的后面(椎管前壁),它较前纵韧带狭窄,起自枢椎,终于骶管前壁。它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 又称弓间韧带,是连结相邻椎弓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富有弹性。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 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的纵行韧带,能限制脊柱过屈。
    [5]棘间韧带 连接于各棘突之间,后接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6]项韧带 为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图2-28,图2-29,图2-30,图2-31,图2-32)

图2-28,图2-29,图2-30,图2-31,图2-32


    (3) 关节
    [1]关节突关节 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可作微量运动。
    [2]腰骶关节 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3]钩椎关节 临床上称为"Luschka"关节,在下5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钩状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凹陷构成。关节的周缘有滑膜囊包绕。此关节病变可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导致颈椎病的症状。(图2-33,图2-34)

图2-33,图2-34

    3.3.2脊柱
    (1) 脊柱的组成 脊柱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位于躯干背面正中,形成躯干的中轴,上承颅骨,下连髋骨,中附助骨,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后壁。脊柱中央有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两侧有23对椎间孔,通过脊神经。脊柱具有运动、保护及支持体重等作用。
    (2) 脊柱的弯曲 从侧面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突出,而胸曲和骶曲向后突出。
    新生儿脊柱无颈曲及腰曲,在生后发育成长中才逐渐出现。当婴儿开始抬头时,出现颈曲;开始站立、走路时出现腰曲。
    (3) 脊柱的运动 在相邻两个椎骨之间的活动很小,但就整个脊柱而言,运动幅度很大,而且能作各种方向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可分为四种:[1]冠状轴上的前屈和后伸运动。[2]矢状轴上的侧屈运动。[3]垂直轴上的旋转运动。在矢状轴和冠状轴运动的基础上,也可作环转运动。[4]跳跃时,由于脊柱曲度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弹拨运动。脊柱的颈、腰部的运动较为灵活,但损伤也多见于此二部。(图2-35)

图2-35

    3.3.3胸廓
    (1) 胸廓的组成 胸廓由全部胸椎、胸骨和12对肋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12对肋头的关节面与12个胸椎的肋凹构成肋头关节;肋结节的关节面与胸椎横突的肋凹构成肋横突关节。12对肋的前端均为肋软骨。第1对肋软骨与胸骨柄直接连结;第2--7对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应的切迹形成胸肋关节;第8--10对肋软骨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肋弓。第11、12对肋软骨前端游离于腹壁肌中,又称浮肋。
    (2) 胸廓的形态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部狭窄,下部宽阔。胸廓有上、下二口;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胸骨柄上缘所围成,是食管、气管、大血管和神经出入胸腔的通道;胸廓下口宽阔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及两肋弓和剑突共同围成,被膈封闭。相邻各肋之间的空隙,称肋间隙,均由肌和韧带所封闭。胸廓的内腔称为胸腔,容纳心及其大血管、肺、气管、食管和神经等。
    (3) 胸廓的运动 在肌的作用下,使肋的后端沿着贯穿肋结节与肋头的轴旋转,前端连带胸骨一起作上升和下降运动,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协助吸气和呼气。(图2-36)

图2-36

    3.4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上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两种。
    3.4.1上肢带骨的连结 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
    (1)胸锁关节 是上肢和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相应的切迹构成。(图2-37)

图2-37

    (2)肩锁关节 由肩胛骨肩峰的关节面与锁骨外侧端的关节面构成。
    3.4.2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1)肩关节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有半球形的关节面;关节盂浅而小,虽然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于其周缘,使之略为加深,但它仍只与1/4--1/3的肱骨头关节面相接触。因此,肩关节可作多样而较大幅度的运动。
    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肌腱纤维加强。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腱加强而较薄弱,因此,临床见到的肩关节脱位,以前下方脱位为多见,此时肱骨头移至喙突的下方。
    关节囊的上方有喙肩韧带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有从上方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肩关节为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它可绕额状轴作屈和伸;绕矢状轴作外展和内收;绕垂直轴作旋外和旋内等运动。此外还可作环转运动。(图2-38,图2-39,图2-40)

图2-38,图2-39,图2-40

    (2)肘关节 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包括下列三个关节:
    [1]肱尺关节 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2]肱桡关节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上端关节凹构成。
    [3]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上端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三个关节共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其两侧的纤维层则增厚。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一坚强的桡骨环状韧带,包括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两端分别连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
    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三个重要的骨性标志。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后伸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度时,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即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则三点关系不变。
    肘关节运动在冠状轴上作屈、伸运动,其桡尺近侧关节在垂直轴上作旋前、旋后运动。(图2-41)

图2-41

    (3)前臂骨间的连结 包括前臂骨间膜、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1]前臂骨间膜 为连结尺骨和桡骨二骨干之间的坚韧的纤维膜。
    [2]桡尺近侧关节 见肘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 由桡骨下端的尺切迹与尺骨头构成。关节的下方,有略呈三角形的关节盘,与桡腕关节分隔。桡尺骨近、远侧两个关节联合活动,可作旋前和旋后运动。
    (4)手关节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手指骨间关节。
    [1]桡腕关节 或称腕关节,由桡骨下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与手舟、月、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关节囊松弛,四周都有韧带加强。桡腕关节可作屈、伸、展、收和环转等运动。
    [2]腕骨间关节 为腕骨相互间的连结,运动微小。
    [3]腕掌关节 由远侧列腕骨与5块掌骨底构成。第2--5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极小,仅能作轻微的滑动,而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的拇指腕掌关节,则活动性较大,它可作对掌、内收、外展、屈和伸等运动。
    [4]掌指关节 由各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底构成。能作屈、伸、收、展等运动,也能作环转运动。但拇指的掌指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
    [5]手指间关节 共9个,它们的构造相同,只能作屈、伸运动。(图2-42,图2-43,图2-44)

图2-42,图2-43,图2-44

    3.5下肢骨的连结
    下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下肢带骨的连结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3.5.1下肢带骨的连结
    (1) 髋骨和骶骨的连结 包括骶髂关节和韧带。
    [1] 骶髂关节 由骶、髂两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
    [2]骶结节韧带 强韧宽阔,从骶、尾骨的外侧缘至坐骨结节。
    [3]骶棘韧带 从骶、尾骨的外侧缘开始,集中地附着于坐骨棘。
    上述两个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分别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都有神经、血管和肌通过。
    (2)髋骨间的连结 即耻骨联合由左右耻骨的相对面和其间的纤维软骨共同构成。软骨内往往有纵长裂隙。在女性此软骨较宽耳而短。两侧耻骨相连形成的骨性弓,称耻骨弓。(图2-45,图2-46,图2-47)

图2-45,图2-46,图2-47


    (3)骨盆
    [1]骨盆的组成和分布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骨盆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分界限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大骨盆较宽大,向前开放。小骨盆有上、下两口:骨盆上口由上述的分界线围成;骨盆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围成。两口之间的空腔称骨盆腔。
    骨盆的位置,因人体姿态的不同而改变。人体直立时,骨盆入口的平面与地面构成50--55o的角度,女性此角度较大,约60o,这个角度即骨盆倾斜角。
    [2]骨盆的性差(图2-48)

图2-48

    3.5.2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1) 髋关节 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臼周缘由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可容纳股骨头的2/3。关节囊坚韧,上方附于髋臼唇周缘,下方前面到达两转子之间的线上,后面附于股骨颈的中部。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外1/3在囊外。所以临床上股骨颈发生骨折,有囊内、外之分。关节囊后下部较薄弱,所以股骨头容易向后下方脱位。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韧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
    髋关节的运动与肩关节类似,在冠状轴上可作屈和伸运动;在矢状轴上作内收和外展运动;在垂直轴上作旋内和旋外运动。此外,还可作环转运动。因受髋臼的限制,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较肩关节小。(图2-49,图2-50)

图2-49,图2-50

    (2)膝关节 为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共同构成。
    关节囊广阔松弛、各部厚薄不一。关节囊前壁不完整,由附着于股四头肌腱的髌骨和髌韧带填补。囊的两侧壁有韧带加强,外侧为腓侧副韧带,内侧为胫侧副韧带。
    关节囊内还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牢固地连结于股骨和胫骨之间,前交叉韧带于伸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于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
    半月板是位于股骨和胫骨关节面之间的两个纤维软骨板,周缘厚而内缘薄,下面平而上面凹陷。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其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O"形。半月板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从而加强了膝关节的稳固性,同时在跳跃和剧烈运动时可起缓冲作用。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又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图2-51,图2-52,图2-53)

图2-51,图2-52,图2-53

    (3)小腿骨间的连结 小腿胫、腓二骨连结紧密,其上端构成微动的胫腓关节;下端靠韧带联合;二骨的体借骨间膜连结。所以,在小腿两骨之间的运动很微弱。
    (4)足关节 包括距小腿(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足趾间关节。
    [1]距小腿关节 又称髁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构成。关节囊前、后壁较薄,两侧有韧带增强。在内侧为内侧韧带(又名三角韧带),自内髁开始,呈扇形向下展开,附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在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它们都自外髁开始,分别向前、向下、向后,附于距骨和跟骨。踝关节可作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
    由于距骨滑车的后部较窄,当跖屈时距骨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故可有轻微的侧方(展、收)运动,此时距小腿关节松动而稳定性较差,易受扭伤,其中以内翻扭伤较多见(即外侧的韧带损伤)。
    [2]跗骨间关节 跗骨间的连结比较复杂,包括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跗骨间关节主要可作足内翻?(足底面朝向内侧)和足外翻(足底面朝向外侧)。(图2-54,图2-55,图2-56)

图2-54,图2-55,图2-56

    (5)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肌的牵拉,形成一个凸向上的弓,称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足纵弓和内外方向的足横弓。足纵弓较明显。当站立时足骨仅以跟结节和第1、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足弓具有弹性,可在跳跃和行走时缓冲震荡,同时还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
    3.6颅骨的连结
    各颅骨之间,多数借缝或软骨相互连结,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构成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 又名下颌关节,由下颌头及颞骨的下颌窝构成。关节囊向上附着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周缘,因此关节结节位于关节囊内,向下附着于下颌头下方。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关节盘的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
    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关系到咀嚼、语言和表情等功能,能作开口、闭口和左右侧方运动等。个别人关节囊前壁特别松弛,如张口过大、过猛,下颌头和关节盘向前滑到关节结节前面,形成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图2-57)

图2-57

4肌学
总论
    根据肌组织构造和功能不同,可将人体的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的壁;心肌则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随意肌。本节主要叙述骨骼肌。
    人体骨骼肌数量多,分布广,约占人体重量的40%。每块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分布和受一定的神经支配。所以,每一块肌都可看作是一个器官。
    4.1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概括地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长肌多见于四肢,收缩时肌显著缩短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有的长肌有二个以上的起始头,依其头数被称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短肌多分布于躯干的深层,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运动幅度较小。阔肌扁而薄,多分布于胸、腹壁,收缩时除运动躯干外,还对内脏起保护和支持作用。轮匝肌多呈环形,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使孔裂关闭。
    每个骨骼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而有收缩能力。肌腱主要是由腱纤维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能力,位于肌腹的两端。肌腹以腱附着于骨。长肌的肌腹呈棱形,两端的腱较细小,呈索条状。阔肌的肌腹和腱均呈薄片状,阔肌的腱称腱膜。
    4.2肌的起止和作用
    肌一般都以两端附着于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对移动。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定点或起点;在移动骨的附着点,称动点或止点。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即当移动骨被固定时,在肌的收缩牵引下,固定骨则变成移动骨,如此,原来的动点(止点)就变成了定点(起点);而原来的定点(起点)则变成了动点(止点)。
    4.3肌的辅助装置
    肌的辅助装置为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的作用。
    4.3.1筋膜 筋膜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1)浅筋膜 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脂肪的多少因身体部位、性别和营养状况不同。临床常作的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浅筋膜内。
    (2)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且互相连续。深筋膜包被肌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4.3.2滑膜囊
    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有的则独立存在。其大小由直径几毫米至几厘米。囊腔内含少量滑液。多存在于皮肤、肌、肌腱、韧带与骨面之间,其作用为增加滑润、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临床上常见的滑膜囊炎即发生于此。
    4.3.3腱鞘
    腱鞘包于某些长肌腱表面,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腱滑膜鞘呈双层套管状,分内、外二层。内层紧包于肌腱的表面;外层紧贴于腱纤维鞘的内面。内、外二层之间含有少量滑液。内、外二层相互移行的部分,称腱系膜,内有血管、神经通过。腱鞘可起约束肌腱的作用,并可减少肌腱在运动时的摩擦。(图2-58)

图2-58

各论
    4.4躯干肌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
    4.4.1背肌 为位于躯干后面的肌群,可分为浅、深两群。浅群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等,深群主要有竖脊肌。
    (1)斜方肌 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肌形的阔肌,两侧相合为斜方形。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的外侧段以及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2)背阔肌 位于背下部及胸部后外侧,为全身最大的扁阔肌,以腱膜主要起于下六个胸椎及全部腰椎的棘突,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内旋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则上提躯干(如引体向上)。
    (3)竖脊肌 又称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棘突的两侧,居上述肌的深部。
    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是强有力的伸肌,对保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作用。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的周围,可以分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于棘突,其腰部显著增厚且与背阔肌的腱膜紧密结合,此部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深层会合而构成竖脊肌鞘;深层分隔竖脊肌与腰方肌,位于第12肋与髂嵴之间,向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图2-59,图2-60,图2-61)

图2-59,图2-60,图2-61

    4.4.2胸肌 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1)胸上肢肌 均起自胸廓外面,止于上肢带骨或肱骨,主要有胸大肌。
    胸大肌位置浅表,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宽而厚。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的骨嵴。
    作用:使肱骨内收和旋内;如上肢固定则可上提躯干。
    (2)胸固有肌 参与构成胸壁,主要为位于肋间隙内的肋间内、外肌。
    [1]肋间外肌 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起自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
    [2]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肌束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
    作用:肋间外肌能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可降肌助呼气。(图2-62,图2-63,图2-64)

图2-62,图2-63,图2-64

    4.4.3膈 封闭胸廓下口,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为圆顶形扁薄的阔肌。其周围为肌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在膈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及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图2-65)

图2-65

    4.4.4腹肌 腹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1)前外侧群 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1]腹直肌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
    [2]腹外斜肌 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于下8肋,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髂嵴,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参与腹直肌鞘前壁的构成,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3]腹内斜肌 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腱膜。腱膜向内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参与腹直肌鞘前后壁的构成,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4]腹横肌 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向前内横行,在腹直肌外侧缘移行为腹横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共同保护腹腔脏器,收缩时可以缩小腹腔,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和呕吐,又可使脊柱前屈和旋转等。(图2-66,图2-67)

图2-66,图2-67


    (2)后群 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中叙述。
    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后方有竖脊肌,起自髂嵴,向上止于第12肋。
    作用:使脊柱侧屈。
    (3)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厘米以下,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与腹横肌腱膜全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鞘的后层,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4)腹筋膜 包括浅筋膜、深筋膜和腹内筋膜。
    [1]浅筋膜 在腹上部为一层,在脐以下分浅、深二层。浅层含有脂肪,称脂肪层;深层内有弹性纤维,称为膜性层。
    [2]深筋膜 可分数层,分别覆盖在前外侧群各肌的表面和深面。
    [3]腹内筋膜 附贴在腹腔各壁的内面。各部筋膜的名称和所覆盖的肌相同。其中腹横筋膜范围较大,贴在腹横肌、腹直肌鞘以及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的内面。
    (5)白线 为两侧三层腹壁阔肌腱膜的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其上方起自剑突,下抵耻骨联合,约在白线中部有-脐环。在胎儿时期,有脐血管通过,此处也是腹壁的薄弱处,可形成脐疝。
    (6)腹股沟管 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厘米。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厘米处,为腹横筋膜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向外的突口。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腹股沟管有四个壁。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若经腹股沟管深环进入腹股沟管,还可经浅环突出,下降入阴囊,为腹股沟斜疝。如不经过深环而经腹股沟管后壁直接向浅环突出者则为腹股沟直疝。(图2-68,图2-69,图2-70,图2-71,图2-72)

图2-68,图2-69,图2-70




图2-71,图2-72

    4.5.1头肌 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1)面肌 为扁薄的皮肌,位置浅表,大多起自颅骨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并主要在口裂、眼裂和鼻孔的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状肌两种,可开大或闭合上述孔裂,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
    [1]枕额肌 阔而扁,由成对的枕腹和额腹以及中间的帽状腱膜组成。枕腹(枕肌)起自枕骨,止于帽状腱膜,可向后牵拉腱膜;额腹(额肌)起自帽状腱膜,止于额部皮肤,收缩时可使额部皮肤出现横皱纹。帽状腱膜很坚韧,与头皮紧密结合,而与深部的骨膜则隔以疏松结缔组织。
    [2]眼轮匝肌 位于眼裂周围,呈扁椭圆形。
    作用:使眼裂闭合。
    [3]颊肌 紧贴于口腔侧壁的粘膜外面,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合吸吮。
    [4]口轮匝肌 环绕口裂,收缩时闭口。
    (2)咀嚼肌 主要有咬肌和颞肌。
    [1]咬肌 起自颧弓,向后下止于下颌角的外面。
    [2]颞肌 起自颞窝骨面,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内侧,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咬肌和颞肌的作用主要是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牙咬合。
    4.5.2颈肌 主要包括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

(一)颈肌(neck):分颈浅肌、颈中肌和颈深肌三群(图

I 3-19)。

 

 

                     图颈

1 颈浅肌:颈部浅层,有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

1)颈阔肌(platysma m.):在浅筋中,是一块很薄的扁

肌,有紧张颈部皮肤和下拉口号角的作用。

2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在颈阔肌的深面

起于胸骨柄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斜向后方,止于乳突。

2 颈中肌:下颌骨和胸骨之间,以舌骨为界分两种肌群:

1)舌骨上肌群:舌骨和下颌之间,构成口腔底壁。收

缩时可提上舌骨。

2)舌骨下肌群:舌骨和胸骨之间,颈前正中线的两侧,

覆盖喉和气管等结构(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3 颈深肌:紧邻脊柱颈段,分内(椎前肌)、外(肖斜角

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两侧群。

 


    (1)胸锁乳突肌 斜列于颈部两侧,为一强有力的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止于乳突。
    作用:两侧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使头歪向同侧,面转向对侧。(图2-73,图2-74,图2-75)

图2-73,图2-74,图2-75

    4.6上肢肌
    上肢肌可以按所在的部位分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4.6.1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能运动肩关节。
    (1)三角肌 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作用:主要使肩关节外展。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4.6.2臂肌
    臂肌可分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1)前群 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 呈棱形,起端有二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伸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
    此肌肌腹的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二头肌内侧沟和肱二头肌外侧沟。内侧沟内通过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此外,长头协助屈肩关节。
    (2)后群 为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 位于臂的后面。有三个头,即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三头合为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嘴。
    作用:主要为伸肘关节,长头尚可使臂后伸。(图2-76,图2-77)

图2-76,图2-77

    4.6.3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各层肌的肌腹多在前臂的上半部,向下形成细长的肌腱,主要作用于肘关节、腕关节和手关节。
    (1)前群 位于前臂的前面共9块。主要为屈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的肌,称为屈肌群,分为浅、深二层。
    [1]浅层 有6块,自桡侧向尺侧其次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和尺侧腕屈肌。
    [2]深层 有3块,在桡侧有拇长屈肌,尺侧有指深屈肌,在桡尺骨远段的前面有旋前方肌。
    (2)后群 位于前臂的后面,共10块,主要为伸腕、伸指和旋后的肌,称为伸肌群,也分浅、深两层。
    [1]浅层 有5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
    [2]深层 有5块,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图2-78,图2-79,图2-80)

图2-78,图2-79,图2-80

    4.6.4手肌 手指活动有很多肌参与,除有从前臂来的长肌腱外,还有很多短小的手肌,这些肌都在手掌面,可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三群。
    (1)外侧群 在拇指侧构成一隆起,称为鱼际,有4块肌,这些肌使拇指作屈、收、展和对掌等动作。
    (2)内侧群 在小指侧,构成小鱼际,主要有3块肌,使小指做屈、外展和对掌等动作。
    (3)中间群 包括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蚓状肌的作用为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骨间肌可分为骨间掌侧肌3块,收缩时可使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骨间背侧肌4块,它们是以中指的中线为中心,能外展第2、3、4指。(图2-81,图2-82,图2-83)

图2-81,图2-82,图2-83

    4.6.5上肢的局部记载
    (1)腋窝 为锥形腔隙,位于臂上部和胸外侧壁之间。内含脂肪、血管、神经、淋巴结和淋巴管等。
    (2)肘窝 位于肘关节前面,为三角形窝。
    4.7下肢肌
    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强大,这与维持直立姿态,支持体重和行走有关。
    4.7.1髋肌
    髋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或外面,跨越髋关节,止于股骨,能运动髋关节,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1)前群 主要有髂腰肌
    髂腰肌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主要起自腰椎体侧面;髂肌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互相结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和髋关节的前内侧,止于股骨小转子。腰大肌被一筋膜鞘包裹,当患腰椎结核时,有时脓液可沿此鞘流入髂窝或大腿根部。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和骨盆前屈。
    (2)后群 主要位于臀部,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梨状肌等,主要作用为伸髋关节。
    [1]臀大肌 位于臀部皮下,人类由于直立姿势的影响,故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膨隆。臀大肌起于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肌束斜向下外,止于股骨的臀肌粗隆。臀大肌肌束肥厚,是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
    作用:臀大肌是髋关节有力的伸肌,此外尚可使股骨旋外。
    [2]臀中肌和臀小肌
    [3]梨状肌 起于骶骨前面,向外经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在坐骨大孔处,上、下缘均留有空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均有血管神经通过。
    作用:使股骨旋外。
    4.7.2大腿肌 大腿肌位于股骨的周围,可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1)前群 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 是全身中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转向内侧,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作用:屈髋关节和屈膝关节。
    [2]股四头肌 是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有四个头,分别称为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均起自耻骨和坐骨,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以外,其他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
    作用:主要是内收大腿,故又称内收肌群。
    (3)后群 位于大腿的后面,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1]股二头肌 位于大腿后面外侧,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合并,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 在股二头肌的内侧,肌腱圆细而长,几乎占肌的一半,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3]半膜肌 在半腱肌的深面,以扁薄的腱膜起自坐骨结节,其腱膜几乎占肌长的一半,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作用:后群的三块肌可以屈膝关节和伸髋关节。(图2-84,图2-85,图2-86,图2-87,图2-88)

图2-84,图2-85,图2-86,图2-87,图2-88

    4.7.3小腿肌
    小腿肌可分为前、外侧和后三群。
    (1)前群 位于小腿骨前方。主要有3块肌,自胫骨向腓侧依次为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
    前肌群都可伸髁关节(足背屈)。此外,胫骨前肌可使足内翻。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能伸趾。
    (2)外侧群 位于腓骨的外侧。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主要作用是使足外翻。
    (3)后群 位于小腿骨后方,可分浅、深两层。
    [1]浅层 有强大的小腿三头肌。它的二个头位于浅层称腓肠肌,另一头位置较深是比目鱼肌。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侧髁;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三个头会合,在小腿的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续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2]深层 有3块。自胫侧向腓侧依次为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拇长屈肌。
    作用:三肌均能使足跖屈,此外,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可屈趾,胫骨后肌可使足内翻。(图2-89,图2-90,图2-91,图2-92)

图2-89,图2-90,图2-91,图2-92

    4.7.4足肌 足肌可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较弱小,为伸拇趾和伸第2--4趾的小肌。足底肌的配布情况和作用与手掌的肌近似。(图2-93,图2-94,图2-95)

图2-93,图2-94,图2-95

    4.7.5下肢筋膜 下肢的深筋膜比较发达。大腿的深筋膜为全身最厚的筋膜,称阔筋膜。阔筋膜的外侧部分特别增厚,称为髂胫束。在耻骨结节的外下方月3厘米处,阔筋膜形成一卵圆形的浅窝,称卵圆窝,有大隐静脉等穿过。
    4.7.6下肢的局部记载
    (1)股三角 在大腿前面的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形。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三角内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结等。
    (2)股管 在股静脉的内侧,为腹横筋膜经腹股沟韧带的深面向外突出的盲囊,囊的上口为股环,与腹腔相通;下端是盲端,伸至卵圆窝处。管内充填有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等。
    (3)腘窝 在膝关节的后方,呈菱形,窝的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侧界和下内侧界分别为腓肠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窝内有血管、神经、脂肪和淋巴结等。

 

















 














 

 

0

评论Comments